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交通部拆船工作管理办法(已废止)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01 23:51:38  浏览:8854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交通部拆船工作管理办法(已废止)

交通部


交通部拆船工作管理办法

1990年9月13日,交通部

第一条 为加强对拆船工作的领导和管理,综合利用废旧船资源,做好拆船物资回收利用工作,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交通部直属航运、航务、航道、港口、救捞、院校、水上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等企事业单位以及实行双重领导以地方为主的港口船舶的拆解。
第三条 交通部直属单位及双重领导以地方为主的港口的船舶报废拆解工作由交通部统一管理。交通部拆船办公室(以下简称部拆船办)具体负责办法的实施,其主要职责为: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拆船工作的方针、政策,制定有关规章制度并监督贯彻执行。
(二)根据各单位更新报废船舶计划,编制交通部年度拆船计划。
(三)审批报废船的处置方案,确定拆船单位,并组织船方和拆船单位办理废船交接手续,协调双方关系,监督检查拆船业务和合同执行情况。
(四)做好拆船材料的计划分配,组织订货。
第四条 各有船单位要认真贯彻国家有关拆船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本办法,结合本单位情况,做好以下工作:
(一)编制上报报废船舶年度计划,提出单船处理意见。
(二)签订拆解合同,办理废旧船交接,并负责自拆材料回收利用和上交工作。
(三)负责对自有拆船厂的业务管理、监督检查合同执行情况。
第五条 部拆船办可根据具体情况委托适当的单位(以下称代办单位)代行以下职责:
(一)根据部拆船办的委托,组织船方和拆船厂签订拆解合同,办理废旧船交接。
(二)落实上交材料分配计划,参加订货会议,组织供需双方签订供货合同并协助厂方发运材料。对自拆船舶,负责与船方或拆船厂签订上交材料合同;对非自拆船舶,负责与拆船厂签订全部返材合同、明确向船方和交通部提供返材的数量。
(三)要求有关单位按规定上报各种报表,了解拆船进度,发现问题及时报部拆船办。
(四)接受船方或拆船厂委托,办理废钢串换、联系加工改制等工作。
(五)在报废船进拆船厂或坐滩后半个月内,向部拆船办报送拆解合同、拆解预算、返材协议等有关资料。拆船工作完成后一个月内,将拆船厂做出的决算报部拆船办。
第六条 长江轮船总公司、黑龙江航运管理局、长江航务管理局,负责本单位所属船舶拆解的管理,接受部拆船办的业务指导。
第七条 报废船舶均需报部拆船办统一安排组织拆解处理,不得自行销售。申请或审批船舶报废的文件、资料应同时报部拆船办备案。
第八条 用船单位对技术状况差、不适航且无修理价值的船舶,应予以报废。凡已经报废的船舶,不准转卖用于营运。
第九条 各单位经主管部门批准报废的船舶拟改变用途的必须经部拆船办同意,并按交通部《关于加强报废船舶管理的通知》的规定办理。
第十条 对用外汇贷款建造或购买的船舶,为了还款付息可以在国际市场销售,但须报部拆船办及有关单位备案,在国内处理时,应交部拆船办统一组织拆解。
第十一条 国家投资或国内贷款建造、购买的船舶(包括运输、救捞、港口、工程、教学船舶)报废后,应交部拆船办统一组织拆解。
第十二条 国内打捞的沉船,需要拆解处理时,除船方另有要求外,应报部拆船办统一安排组织拆解。
第十三条 具备自拆能力的单位,应优先安排拆解本单位报废的船舶,并按下列规定办理:
(一)向部拆船办提出报废船舶处理意见,确定由本单位自拆的船舶,应与自有的拆船厂签订拆解合同。
(二)与代办单位按照拆解合同签订返材协议,内容包括单船出材率、交材比例、品种、规格、材质、数量、价格、交材时间、地点、方式等。
第十四条 不具备自拆条件或自拆能力不足的单位,其报废船舶的拆解由部拆船办与船方协商确定。部拆船办在统一安排拆解时,应充分考虑各单位的经济利益和要求,可采取计划和招标相结合的方式,对经营管理、经济效益好的拆船厂应优先安排。
第十五条 非自拆船确定拆解船单位后,由部拆船办委托代办单位组织船方与拆船厂看船,签订拆解合同。合同内容应包括交船方式、船舶技术状况、船上设备、单船资料、船价、付款方式、交船地点和时间、安全责任、出材率等。签订拆解合同后,拆船厂要与代办单位按照拆解合同签订返材协议。内容包括单船出材率、交材数量、品种、规格、材质、价格、交材时间、地点、方式等。
第十六条 凡经批准报废拆解的船舶,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拆解船舶监督管理规则》规定,向当地港航监督部门申请办理有关手续。
第十七条 报废船舶作价应以空船排水吨为计价单位,实行按质论价。国家规定有统一价格的,执行国家规定价;国家没有规定统一价格的,可参考国外进口价格和国内废钢铁行情以及返回钢材作价标准综合考虑,由船方和拆船厂协商计价,双方协商不成时,由部拆船办负责协调。
第十八条 废钢串换的标准材的价格按生产厂出厂价计算;改制材的价格由部拆船办根据市场行情商有关部门确定。拆船板及废钢作价应考虑返回成材价格以及改制材加工成本、串换条件等。
第十九条 拆解船舶的回收钢材应返给船方50%,其余50%上交部拆船办统一安排公路建设使用。返还给船方的钢材自用结余的,应交部拆船办统一处理。未经部拆船办批准不准在市场自行销售。
第二十条 除按规定返回的钢材和船方提出留用的船舶物料外,对其他物资(包括不能串换、改制的轻薄废钢以及不能利用的零配件和设备等),应交当地物资回收部门收购;物资回收部门不收购的,可按当地市场管理部门的规定进入市场销售。
第二十一条 拆船板轧制材,应符合原国家物资局一九八七年四月颁布的《拆船板轧制钢材质量要求》的规定,并注明“拆船板轧制钢材”字样,不合格产品严禁出厂;用废钢串换的钢材,必须符合国家冶金产品标准,出厂时附产品合格证。
第二十二条 各拆船厂必须遵守国务院发布的《防止拆船污染环境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拆解船舶监督管理规则》。
第二十三条 拆船工艺程序应严格执行中国拆船总公司制定的《拆船工艺原则》(试行)。
第二十四条 各拆船厂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的拆船方针、政策和法规,健全管理制度,加强经营管理。对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的单位,要中止拆船业务。
第二十五条 交通部自拆船厂和定点拆船厂为上海海运局荻港船厂,广州海运局城安围船厂、波罗庙船厂,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南通船厂,江苏省江阴西郊拆船厂、江阴船厂、常熟市第一拆船厂、商业部口岸船厂和广东省新会拆船厂、中山拆船厂。新建拆船厂(点)必须报部拆船办批准。
第二十六条 各单位拆解价值不大的小型船舶(空船排水吨1000吨以下),除拆解下来的有使用价值的设备、仪器、有色金属等留本单位使用外,经部拆船办批准后可由当地物资回收部门收购,物资回收部门不收购的,可按当地市场管理部门的规定进入市场销售。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由交通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颁发之日起实行,交通部一九八五年发布的《交通部拆船工作暂行规定》同时废。本办法颁布前的其他有关规定与本办法相抵触的,以本办法为准。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沈阳市出租车交通秩序管理办法

辽宁省沈阳市人民政府


沈阳市出租车交通秩序管理办法

沈阳市人民政府令1997年第16号


第一条 为加强出租车道路交通管理,维护交通秩序,根据国家、省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出租车是指具有计程、计时设备,带有出租标识,在本市道路行驶和停放的小型汽车(含小型公共汽车)。
第三条 市公安局是我市出租车交通秩序管理的主管部门,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具体负责本办法的贯彻实施。
第四条 出租车每年度应到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进行两次安全技术性能检测,交通肇事后凡发动机总成系统、功能失效需拆装修理恢复的车辆,修复检测合格后方准行驶。
第五条 出租车须装备齐全、车况良好,应符合下列标准:
(一)转向器、行车制动器、驻车制动器灵活有效;
(二)车身无歪斜,车体无松、旷,底盘无渗、漏;
(三)喇叭、雨刷器、后视镜、侧视镜齐全有效;
(四)远光灯照射距离达到一百米,近光灯向前下照到四十米;
(五)刹车灯、转向灯、防雾灯、牌照灯应齐全有效;
(六)灯罩明亮无破损,灯泡无裸露。
第六条 出租车应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保证车容整洁。前风档玻璃右上角张贴本年度车辆安全检验合格证和养路费收讫证,车门标有所属部门字样。
机动车辆号牌清晰、完整,漆面无脱落。
第七条 出租车行驶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在同方向划有两排以上机动车道路行驶时,须按规定或指示的车道行驶;
(二)前方无障碍时,不准压速行驶影响后车正常通行;
(三)行驶中需要在右侧停车时,须开右转向灯缓行,在保证后方和右侧车辆安全的情况下,变更车道靠边停车;起车时,开左转向灯,在不影响同方向正常行驶的车辆时,驶入规定车道;
(四)行驶中需要到左侧停车时,先开右转向灯靠边停车,再开左转向灯,在保证上下行车辆安全和不影响正常通行的情况下,方准掉头靠边停车;
(五)不准倒车、紧急刹车抢拉乘客;
(六)不准在划有双实线的道路上掉头;
(七)早七时至晚七时,不准在划有单实线的道路上掉头;
(八)车辆发生故障不能安全行驶时,须立即向附近执勤的交通警察报告或及时同道路清障公司取得联系,迅速将车牵移至不影响交通的地点;
(九)前方受阻时,须依次等候,不准从左右两侧绕行。
第八条 出租车停车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停车时前后右侧车轮外缘距路缘石不准超过零点三米;
(二)在道路上停车上下乘客时,须使用右侧车门;
(三)在设有出租车乘降站的道路上,按站位停车上下客;
(四)早七时至八时、晚四时三十分至六时,不准借用通勤站上下客;
(五)不准在划有路缘线的道路停车;
(六)不准逆向停车。
第九条 驾驶员违反本规定第四条,第五条(一)、(四)、(五)、(六)项规定的,处五十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可以并处吊扣三个月以下驾驶证。
第十条 驾驶员不按规定行驶,违反第七条(一)、(二)、(八)项规定的,处五十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第十一条 驾驶员违反本规定第五条(三)项、第七条(九)项规定的,处三十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第十二条 驾驶员不按规定行驶,违反第七条(四)、(六)、(七)项规定的,处二十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并可单处吊扣一个月以下驾驶证。
第十三条 驾驶员不按规定停车,违反第七条(三)项、第八条各项规定的,处二十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第十四条 驾驶员违反本规定第五条(二)项、第六条、第七条(五)项规定的,处五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第十五条 交通警察在处罚违章行为时,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规定的程序实施,没有法定依据、违反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无效。
第十六条 当事人对公安交通主管部门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十七条 本办法在执行中的具体问题由市公安局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1997年6月24日

萍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萍乡市行政执法经费保障办法的通知

江西省萍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萍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萍乡市行政执法经费保障办法的通知

萍府办发〔2010〕62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萍乡市行政执法经费保障办法》已经2010年8月12日市政府第5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〇年九月九日
  萍乡市行政执法经费保障办法
  
   第一条为确保行政执法经费的落实,保障行政执法工作正常开展,根据《行政许可法》、《行政复议法》、《国家赔偿法》和国务院《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分离实施办法》以及财政部《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若干规定》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市本级行政执法单位开展行政执法所需经费的预算、执行、管理等,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行政执法经费主要用于以下项目:
   (一)法制宣传教育、人员培训;
   (二)配备执法工作必需的设备、器材;
   (三)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复议、行政应诉;
   (四)办案津贴、交通补贴、通讯补贴、特岗补贴;
   (五)行政执法人员人身保险;
   (六)行政赔偿和补偿;
   (七)其他行政执法支出。
   第四条行政执法经费必须坚持确保供给、专款专用、严格管理、保证效益的原则。
   第五条行政执法经费纳入市本级财政预算管理,并单列行政执法经费科目。行政执法经费应当保持逐年增加。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挪用行政执法经费。
   第六条市本级行政执法单位应当根据行政执法经费项目预算编制项目实施方案,并在报市财政局和市政府法制机构备案后,严格组织实施。
   第七条市审计局对行政执法经费的使用进行监督。
   第八条行政执法经费落实、使用情况应当纳入年度目标考核。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